当前位置:首 页-->学术园地
  • 转《北京高校博物馆缘何隐没于“象牙塔”》
  • 作者:研究部  发布时间:2012-8-7  已被阅读:7896次
  • 来源:中国文化报2012-04-26本报实习记者 丁艳丽

        4月,由北航、清华、北大等18所北京高校发起的北京高校博物馆联盟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宣布成立。联盟旨在积极发挥北京高校博物馆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的作用,提升高校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能力。
     
        据北京市文物局统计,我国2000余所高等学校中,有高校博物馆200余座,其中,北京约有25座到26座,保存着许多特色资源。

        这些高校博物馆的资源能否让普通市民共享?日前,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主要定位于辅助教研需要

        据北京市文物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高校博物馆大多从标本室发展而来,汇聚了众多珍贵的教学资源,最初主要是为教学服务。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馆长周洪瑞也说:“博物馆布展与教材结合,每周有四五个班的学生来上课。”2012年2月与中国传媒大学合作建设口述历史博物馆的崔永元也表示希望能顺利开设口述历史专业,培养研究人才,提供资金赞助的企业家更是明确表示当初的捐助没有任何条件,只要求保证学术的独立性。

        从藏品也可以看出,北京高校博物馆的收藏、陈列多与学校、院系的专业相结合。例如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围绕本校的地质等专业教学,主要展陈矿物、岩石、古生物化石等地质标本;北京中医药大学博物馆结合本校的医药学等专业,藏有中药标本和文物标本;中央民族大学博物馆围绕本校的民族学等专业,收藏着56个民族的文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馆收藏的则有30架老旧实体飞机和4颗20米长的路基导弹以及其他航空、航天设备等文物……

        由于高校博物馆将自己更多地定位于辅助教研需要的位置,这些博物馆在面向社会开放方面就存在一定的不足。学生们要在博物馆上课,那么社会公众参观就得避开教学展厅。曾多次组织科普活动的北京中医药大学博物馆馆长卢颖表示,博物馆举办活动必须首先考虑对教学秩序的影响。

        资金不足导致发展受限

        尽管不少高校博物馆每周只开放3到4天(寒暑假闭馆),但其日常维护、展览仍需一定的经费支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代表在今年1月份举办的建立高校博物馆联盟筹备会议上表示,服务社会公众是一件好事情,但如果开放全部馆藏,按现在每年接待10万人次的参观者来算,维护和维修费用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据介绍,北京高校博物馆的运行资金主要来自学校经费,据卢颖馆长介绍:“(北京中医药大学)每年拨给博物馆的经费是10万元,主要用于博物馆的日常维护,如要组织科普教育等活动,经费明显不够,所以我们一般都只能去比较近的社区做活动,展品等都是自己搬过去。”

        当然,还有一些高校博物馆相对受到了重视,如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除了能每年获得学校划拨的经费外还可以获得教育部的拨款,只是目前为止,经费相对充足的高校博物馆也没能实现一些国外高校博物馆根据科研教学和科普活动的不同需求设置不同展厅的要求。

        部分高校博物馆对外部参观人员收取门票,如北京中医药大学博物馆的门票售价为10元。馆长卢颖说,博物馆此举一方面是想控制人流量,保护馆内藏品,另一方面想缓解一下博物馆运营的压力,只是每年的门票收入大概只有几千块钱,因为博物馆对学生基本免票。中国传媒大学博物馆展陈设计部主任陈继东也说,目前高校博物馆的观众主要是高校学生,其次是特定观众,即该学科的研究人员或相关领导,还有一部分是旅游观众,如北大、清华的博物馆观众中游客比例很高。

        由于运行经费有限,许多高校博物馆的藏品也少有新增。据了解,北京高校博物馆的原有馆藏有的来源于建馆伊始的校方征集,如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的馆藏就是2004年至2005年,博物馆筹建过程中征集到的文物;还有的来自原有机构藏品的继承,据周洪瑞介绍,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大部分藏品是上世纪50年代建校时,继承的北京大学地质系、清华大学地质系、天津大学(北洋大学)地质系和唐山铁道学院地质科的收藏。”

        说到馆内的新增藏品,有报道称北大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的许多藏品都是上世纪20年代、50年代的,近年来的藏品多是北大师生考古发掘带回,靠花钱收购回来的藏品非常少,因为馆里没有这笔经费。周洪瑞也说:“购买新的藏品一方面要是我们看得上的,另一方面也要考虑经费”。

        人力资源制约运行水平

        国外的高校博物馆,以英国为例,一般都有专门的博物馆理事会负责其运行。如杜伦大学旗下的两家博物馆虽共享人力资源,共有一位总馆长,但大学对于博物馆日常事务的干涉也是通过博物馆理事会来进行。理事会的理事长是杜伦大学分管人文艺术类学科的副校长,其他理事成员有大学教师代表、学生组织代表以及外部机构如杜伦市政府艺术委员会代表等。在每学期召开一次的理事会会议上,馆长需要向理事会提交周期报告、年度报告、5年计划等报告,一些重大决定例如对外合作、出国巡回展览、大型的借展、重要人事等,都必须经理事会通过。

        大多数北京高校博物馆虽然在高校行政体系中比较独立,如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北京中医药大学博物馆等都是直属于学校的二级单位,有些院系下的博物馆也可以相对自主地举办展览、策划活动,但是其行政位置的重要并未给高校博物馆的人力资源配备带来方便。据了解,中央民族大学博物馆、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等,其工作人员一般在十几人左右,且多由相关专业的教师兼任,正式在编人员一般少于10人。“美国的高校博物馆根据规模大小,行政人员的配置也不尽相同,但一般都有比较齐全的职能部门、行政部门,国内高校博物馆由于工作人员编制等问题还有一定差距。”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副研究员王伟华介绍说。

        同时,由于高校博物馆直属于学校、院系,博物馆的展览活动首先要配合学校、院系的工作,其对外服务功能就受到一定的影响。另外,有关专家也表示,目前教育主管部门没有对口管理高校博物馆的机构,国家文物局只负责高校博物馆与文物有关的活动,这些问题也影响了北京高校博物馆的社会服务功能。

        宣传形式单一,公众知晓率低

        相比于国外许多高校博物馆将自己作为一块先锋试验田,积极举办各种甚至有争议的展览,北京的高校博物馆明显隐没在了“象牙塔”之内。有报道说英国牛津大学的4座博物馆,每年有200万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而北京有高校学生称自己都不知道本校还有博物馆。尽管像北航航空馆、中央民族大学博物馆这类比较有特色的高校博物馆在外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每年外来的参观人数并不多,校内知晓率也不高。北京高校博物馆中每年参观人数较多的如北航航空馆,约5万人次左右,少的约在6000人次左右。

        谈到高校博物馆的对外宣传,周洪瑞说,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也曾在网上、其他媒体上做过宣传,不过外来参观者还是以对这一学科领域感兴趣的人居多。而据卢颖介绍,北京中医药大学博物馆通过进社区做科普等宣传工作赢得了一部分非专业的观众,但是“每年的参观人次在8000到1万人之间”。

        外部参观人次的偏少显然与高校博物馆实现社会教育功能、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的要求相差甚远。而高校博物馆在推出特色展览、扩大展览宣传、举办交流活动等方面的不足恰恰又是高校博物馆对外吸引力不强的重要原因。

        高校博物馆的对外推介也受到以上提到的教学目的、资金支持、人力资源等方面的牵制,这些连环式的因素共同制约着高校博物馆的自身发展与社会职能的发挥。本报实习记者 丁艳丽

  • 博物馆概况 | 常设展览 | 市博收藏 | 本馆资讯 | 文博集萃 | 访问[51244682]人次
  • Copyright(c)2009-2016:Kmmusenm.com 2016 昆明市博物馆   地 址:云南省昆明市拓东路93号
  • 滇公网安备:53011102000142号  备案:滇ICP备09004979号-1  云南网警 网络报警
  •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