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学术园地
  • 转《纸质文献残旧形成机理与外观特征》
  • 作者:保管部 科技保护部  发布时间:2013-7-1  已被阅读:10468次
  • 来源:中国文物学会 作者:马海鹏 孟硕 日期:2012年09月25日
     
        文献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含义也不尽相同。随着时代的变迁,文献的内涵在不断充实,外延也更为宽泛。文献原指典籍与宿贤。朱熹注:“文,典籍也;献,贤也。”1979年版《辞海》释文献为具有历史价值的图书文物资料。1999年版《辞海》对文献一词又有了新的诠释,称“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的统称,即用文字、图像、符号、声频、视频等手段以记录人类知识的各种载体。”为文献。如:龟甲兽骨、缣帛织物,竹木简牍、青铜器物、陶瓷器皿、碑碣传拓、山岩墙壁、石刻砖雕、纸张胶片、磁带磁盘、光盘影碟等等。藏书家王欣夫先生的《文献学讲义》在陈述了文献一词的来源与诸家释解后,将文献概括为:“一切历史性的材料”。1985年12月版《中国博物馆学概论》在文物复制和标本制作中将文献概括为“由文字构成的纸类文物,如手稿、墨迹和各种印刷品等。”由于笔者曾长期从事近现代纸质文物的保管、修复、复制工作,故本文对文献的解读将以《中国博物馆学概论》的阐述为据由于自然界不可抗拒的基本规律,文献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残旧、损毁乃至灭失不可避免。残旧老化是文献从生成到灭亡存续期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存在阶段。若要做好纸质文献的保藏工作,就必须明晰文献的残旧概念;文献残旧的形成机理与文献残旧的外观特征。分析研究文献老化残旧原因是防止其继续老化的前提与基础。只有掌握文献载体纸质的性能,才能为馆藏文物的保护、保管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保障,延缓文献的老化残旧进程,使珍贵的历史文献得到有效的利用与妥善的保管。
        (一)文献的残旧概念
        纸质文献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损毁灭失,是由于造纸原料、加工工艺、保存环境、流传经过、使用方法、利用频率等诸多内外因因素造成的。文献的残旧原因也是多种多样,有机械物理的破损、化学物质的侵蚀、自然灾害的破坏、人为因素损坏、有害光照的辐射、空气中污染物侵害等等。一般认为文献的残旧就是文献在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发生的一些物理或化学上的变化,表现为文献载体的残缺、破损、折痕、污渍、变色、板结、焦脆等。
        1、自然损坏
        历史上产生的任何物质都将要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被时间所毁灭。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发生、发展、壮大和衰亡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文献纸张的内部结构发生变化,导致逐步衰亡。尽管这个过程极其缓慢、细微,经过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渐变,但这一进程不可逆转。造纸原料与加工工艺是纸张自然损坏的主要内因;高温、高湿、光照、酸、氧化剂、微生物等是加速这一老化灭失进程的外因。文献纸质载体从泛黄、变脆、硬化龟裂,甚至发展到如同烟叶一般焦脆一触即碎,完全失去能够正常使用应有的强度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现代科学技术所能采取各种保护修复措施,也只是延缓这个衰亡灭失的进程,若要根本阻止这个过程的发生是不可能的。
        2、虫蠹鼠啮
        虫蛀鼠咬对纸质文献的损害最为普遍。虫洞形状各异,洞口边缘光洁锋利。有一种专门吃纸张蛀虫,其形稍似鱼,其尾又分二歧,故得鱼名,又叫蠹鱼,对藏书、藏画、碑帖、古籍文献的损伤相当严重,有些被咬得遍体鳞伤,几至不能阅读,好端端的一本书在没有外界条件的影响下,虫由书中生,把书蛀成千疮百孔,蛀得像刻花一样,上下打通穿成孔,每一翻检,就要损失若干字迹。古旧书籍的装潢多为浆糊厚裱之物,老鼠在啃食书上浆糊的同时大肆啃咬文献书籍纸张,使文献边缘参差不齐甚至丢失文字,鼠害对文献的破坏也相当严重。
        3、机械性损伤与人为破坏
        纸质文献自身强度有限,经流传、翻阅、在传递的过程中极易受外力机械挤压变形、撕裂等损坏,同时人为地折叠磨损也相当严重。造成文献残缺破损,出现明显的折痕、折裂、破口、破洞等。运输、保管、使用不当等导致的文献机械性损伤一般均是来自人为的破坏。
        4、霉变污渍
        由于受潮湿、高温等环境影响文献受到霉菌侵蚀,霉变不仅使纸张强度遭到损坏,而且霉菌产生的褐、黑、白、绿等各种色素也严重污染文献载体,霉变不仅使纸张变得脆弱,还会造成颜色污染,出现一些不规则霉点、霉斑颜色霉迹污渍。
        5、各种污染
        遭受水、汽、酸、碱、油、盐等液气体物质的浸泡污染,导致文献皱折槽朽,字迹不清,失去原貌。文献载体出现的水迹、茶渍、油污、墨迹、锈斑等各种污迹,有些会覆盖遮挡文献字迹图案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6、有害光线照射和烟熏火烤
        光线是导致纸张变质的重要因素,可使纸张颜色发黄,白读下降,纤维内分子结构断裂、机械性能降低,甚至脆裂、粉化。这些变化除受纸质本身内在原因与所处环境等外在因素影响外,主要是由于有害光线,特别是红外线或紫外线照射导致的纸张干燥脱水,纤维断裂等变化。烟熏火烤和接近温度较高的物体,文献也会变色,失去原来的色彩。温湿度的急剧变化,会使纸张快速吸水或脱水产生膨胀或收缩,使纸张性能变坏。
        (二)文献残旧的形成机理
        文献的残旧老化是一种尚未得到充分研究的复杂过程。取决于文献纸质载体所用纤维材料的种类与化学成分,粘合剂、填料和染料,酸、金属盐类和其他成分等。对残旧老化过程发生重大影响的还有保存环境的温湿度、空气受污染程度、空气中各种气体杂质含量、紫外线与红外线辐射、虫蛀、鼠咬、霉菌等。同时文献载体上油墨、印油、墨水和墨汁发生的老化也会加剧文献纸质的物理或化学变化。
        文献的残旧破损程度受文献载体纸张性质与文献流转过程的影响。造纸技术决定了纸质文献的寿命,造纸原料与加工工艺的不同,使纸张老化速度差异较大。宣纸等手工纸文献可以保存几百年甚至千年,机制纸文献在百年之内就有可能出现纸色泛黄、纸质断裂焦脆问题。同时,由于各历史时期形成的文献在保存时间,流转经历,载体纸质和保存环境上的差异,也会导致文献载体有不同程度的残缺破损、老化损毁的情况发生。为了更好地做好文献复制仿旧工作,我们首先要了解纸质文献的破损现状与破损机理,明晰文献泛黄、残缺、撕裂、折皱、虫蛀、污渍、褪色、焦脆等残旧现象的机理,经过分析采取恰当的仿旧作残技艺,模拟文献流转经过中造成的各种残缺破损状况,再现文献历史沧桑与时代烙印。研究文献残旧老化机理是做好文献复制仿旧工作的前提与基础。
        造纸原料与加工工艺是引发文献载体材料残旧老化自毁的内因。近现代文献用纸可分为手工纸和机制纸两类。近代文献以手工纸居多,现代文献以机制纸为主。手工纸最早使有的原料可溯自西汉的麻;此后树皮、藤、竹、麦草的茎秆等植物原料也先后被用作造纸原料。古纸的造纸原料多选用麻或植物的韧皮纤维,加工工艺以手工为主,多呈中性或偏碱性,保存环境即便遇有酸性物质,纸张依然会保存相当长的时间。手工纸纸面柔和,质地软而轻,吸水性大,强度小。唐以前所用原料,普遍被认为是较好的原料,这也是这一时期文献能够保存下来的重要原因。明清时期,竹料逐渐成为造纸主要原料。清末民初,各地纷纷利用本地资源制作手工纸的同时手工造纸也在日渐衰弱,并向近代机械造纸和印刷阶段过渡,此时造纸原料混杂,制浆工艺与造纸机械落后,生产的纸张多为木浆纸和酸性化学浆纸,纸张呈酸性。机制纸虽然纸面挺括、质地硬重、强度较大、吸水性小,但其保存年限较短。民国时期机制纸文献纸张的pH值约在4.5左右,因此这一时期机制纸为载体的历史文献的破损较严重。造纸木浆与动物胶、明矾等添加填料使纸张酸度上升,酸性大是加速机制纸文献损毁的一个重要因素和主要内因。
        排除不可抗力的破坏,环境中的温度、湿度、灰尘、有害气体、光照辐射是文献纸张受损的主要外因。文献残旧老化的外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破坏两个方面。造成的后果有的是渐进的损害,有些是剧烈的毁坏。文献在流转过程中纸质载体受到自然界的各种干扰而发生损坏,其中时间的影响也是不可抗拒,这种损害的变化速度只是因纸质自身质量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但其变质结果都是使文献纸质褪色、断裂、残缺、焦脆、失去应有的强度直至灭失。时间是导致文献残旧老化的主要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文献载体的物理、化学性能会发生不可逆的变化,逐渐丧失原有的色泽与韧性。文献的人为损坏主要是复杂的流转经过,使用、保藏不当等多种原因。保存环境的恶劣,高温、高湿、有害气体的污染、红外或紫外光线的照射等诸多不利因素的作用都会引起文献载体纸张内部结构的变化,加速纤维降解造成文献的残旧老化 。
        化学作用在文献的残旧老化中是一个渐变过程。最初为纸色逐渐泛黄,纸质发脆,随着时间的推移表现程度越来越重直至纸质丧失应用的韧性与强度。其主要原因就是文献在存续过程中纸张的主要成分纤维素和木质素与环境中的氧化剂、酸、水等物质发生了氧化和水解反应。纤维素在光、高温、高湿和氧化剂的作用下,导致文献纸质结构发生改变,产生与原来不同的氧化纤维素,氧化纤维素发黄、发脆。纤维素的水解是在酸的催化作用下,与水反应,聚合度降低,生成短链纤维素,导致纸张脆化。再有纸张中所含的木质素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了发黄的氧化木质素,纸张所含的木质素越多,纸张发黄的速度越快,程度越严重。
        近现代机制纸文献多为木浆纸,这也是纸张自毁的主要内因之一。这些化学反应发生的可能性或发生速度的快慢与文献纸张成分、制造工艺,保存环境条件密不可分。氧化剂在对纤维素发生氧化作用的同时,光照则加速反应进程,称光氧化。光、氧会使纸张中的木质素变为氧化木质素,起到加快纸张发脆变黄、强度降低作用。潮湿、高温环境中,光、氧、水相互作用,加速化学反应,具有更大的破坏性。纸张老化实质上是内部主要化学成分,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在光、氧作用下发生微观分子结构改变;光氧化使纸张泛黄,白度下降,机械强度降低、酸度上升PH 值减小,纤维素化学性质发生宏观不可逆的改变。物理、生物作用对文献纸张的破坏同样不可小视。文献受到机械外力的挤压,会导致纸张的折皱、磨损、撕裂、破损乃至残缺。水、油污、墨渍等液态物质的浸湿污染,不但会破坏纸张原有的水平衡,使其强度减弱,还会使纸张吸湿润涨变形。由于纸张纤维为有机物,在造纸过程中又常于纸浆中添加动物胶、淀粉、矾和树脂等,为霉菌和虫害生长提供了条件,一旦温湿度等环境适宜,霉菌会迅速蔓延侵害纸张,其对纸张有很强的分解能力,不但使纸张强度下降,变得脆弱,而且霉菌产生的色素还会造成颜色污染。霉菌侵蚀处的纸张明显减薄甚至霉烂成洞。虫蠹、鼠咬会直接造成文献内容大面积缺失与文献载体的残缺不全。
        (三)文献残旧的外观特征
        文献残旧的产生不仅有其纸质内部结构的原因,也有外部不良环境的影响,但是不论是内因还是外因的作用都会在文献载体上表现出来,形成不同的外__观特征。文献残旧的外观特征千姿百态多种多样,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残缺破损、折皱叠痕、泛黄褪色、污染渍迹等。
        1、完整:文献现状没有残缺、损伤与明显褪色或变色情况。
        2、残破:局部破损,不影响整个构架与内容的完整。残破的外观特征为破洞、破孔、裂口、裂纹、磨损、边角小面积缺损等。①破洞:局部破损、破处较大。②破孔:局部破损、破处较小。③磨损:磨擦受损伤。④裂口:裂缝已撕开。⑤裂纹:缝隙未裂开。
        3、残缺:缺少某个组成部分致使文献构件或内容不完整。外观特征是缺件,缺页或大面积缺损某些部分。
        4、霉变:文献生霉的种类多种多样,常见的有:曲霉、青霉、根霉、毛霉、木霉等,因其形态不同对文献的危害程度与产生霉菌的色素也不一样,造成绿、黄、棕、黑、白、浅褐、蓝灰等不同颜色的霉斑污染。霉菌清除后,菌团滋生处纸张明显减薄,严重者甚至霉烂成洞。外观特征为霉点、霉斑、霉迹等。①霉点;发霉呈零星小点状。②霉斑:发霉已成块、呈片。③霉迹:发霉处经过清洗处理后,仍留有陈迹。
        5、皱折:由于伸涨、收缩或人为揉搓而形成的翘曲变形。外观特征为皱痕与折痕。①皱痕:皱折痕迹零乱。②折痕:折叠处出现的磨损痕迹。
        6、污迹:被油、墨、颜料等沾染或不明污染物的痕迹。污迹的外观特征呈点或片状,包括:水迹、墨迹、油污、锈斑、霉斑、烟熏等一切后添污染物痕迹。
        7、褪色或变色:年久颜色的改变。外观特征为深色文献载体由原色变浅为褪色;浅色文献载体由原色泛黄或由浅变深为变色。文字图案墨迹的走色、变色、脱色等。
        8、焦脆; 纸质文献年久变硬发脆。
        明晰纸质文献载体的老化残旧形成机理与外观特征,是对馆藏文物进行预防性保护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提高对手工纸、机制纸等不同纸张造纸原料与加工艺的认知,才能有效营造文物保管、展出的最佳环境,避免保藏或陈列展览过程中温度、湿度、光照、空气污染或其他人为因素对文物纸质的侵蚀破坏,保持藏品内部结构与外观特征的相对稳定,延缓文献老化残旧进程。(作者:国家博物馆)
  • 博物馆概况 | 常设展览 | 市博收藏 | 本馆资讯 | 文博集萃 | 访问[49628920]人次
  • Copyright(c)2009-2016:Kmmusenm.com 2016 昆明市博物馆   地 址:云南省昆明市拓东路93号
  • 滇公网安备:53011102000142号  备案:滇ICP备09004979号-1  云南网警 网络报警
  •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