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学术园地
  • 转《论东巴文化的保护和开发》
  • 作者:保管部 科技保护部  发布时间:2013-10-9  已被阅读:11523次
  • 来源: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6,21(1):73-77 作者:李 杰
     
        摘 要:东巴文化泛指纳西族古代文化。当前,商品化的东巴文化、后继乏人的东巴文化、走样的东巴文化以及因文化的失衡而引发的自然生态等问题无疑使东巴文化的保护和开发这一研究课题日益凸现出来。从历史与现实、经济与文化、生态与社会相结合的角度进行分析和构思,我们认为,要进一步保护和开发东巴文化,就必须把东巴文化与现代文明进行有机地融合。
        关键词:东巴文化;保护;开发东巴文化泛指纳西族古代文化。丽江古城是纳西族居住最集中,也是文化最发达的地方,东巴文化中人与自然是兄弟的生态观在此得以升华,在这里东巴文化的精髓得以充分的体现。至今,丽江古城内依然“家家流水,户户垂杨”。1997年12月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将丽江古城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如今,丽江古城已成为享誉世界的旅游圣地。但纷至沓来的游客,给世代生活在丽江的纳西族带来经济腾飞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的负面影响。因此,东巴文化的保护和开发问题值得我们认真加以探究和思考。
        一、东巴文化面临的困境
        1.商品化的东巴文化
        20世纪80年代之后,东巴文化作为对外来游客极具吸引力的异质文化,使东巴文化产业年产值迅速突破千万元大关。从街头象形文字、对联书写到东巴宫、玉水山寨、东巴万神园、东巴文化饮食城、东巴王朝等一大批服务企业,从各类东巴仪式到东巴旅游工艺品、东巴文化图书、音像制品、纪念品,东巴文化产业正成为丽江具有独特优势的产业。
        不可否认,旅游业的发展使丽江的东巴文化走向世界,为更多的人所知,作为东巴文化的所有者,纳西族感到骄傲和自豪,但是,也十分担忧,本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已被严重的商品化,失去了其丰富的内涵。现在的丽江古城这个大型的商场,以东巴文化、纳西文化为卖点,经过商人的包装,它们变得异常的眩目。满街的东巴字画、东巴T恤衫、东巴印章,任何一种商品上画几个东巴文,就可以卖出高价。认真听听店主的口音,本地人却屈指可数。以特色文化作为吸引游客的品牌,从经济上来说是获利的,但从文化上说,他们并没有真正获利。特色文化被当作一种诱饵,可没有得到当地人的同意,游客对当地文化进行了“侵犯”;文化商品化所带来的后果,既让旅游者对文化本身的真实性产生怀疑,认为它是炒作起来的,又让文化的所有者愈来愈无法理解文化现状,对于新一代的文化所有者更是起到误导的作用。
        2.后继乏人的东巴文化
        东巴文化保护过程中还有一个非常突出问题,那就是东巴文化日益失去民间的土壤。东巴文化博物馆馆长李锡说:“东巴文化是民间文化,生于民间,长于民间,我们博物馆办东巴文化学校,就是要把它还给民间,让东巴文化在民间的沃土中茁壮成长。”然而,事实还是不容乐观,只要身体健康的老东巴,大多数都被高薪聘请到古城和各个景点为游客作表演、写字画。
        而生活在民间的东巴们不是年事已高,就是家中有特殊情况,在我的调查点大具乡,粗略估计全乡有7个左右的东巴在丽江各个旅游景点工作。去年东巴文化博物馆举办的暑期东巴文化学习班中,有4个大具乡的年青人,寒假我到大具乡作调查时,正赶上其中两个要外出打工。一个要到古城帮朋友卖烧烤,一个要到古城去面试,因为中介机构招收会跳东巴舞的人员到北京表演,如果合格就是半年左右,另外两个在家务农。当我向他们提及是否仍在继续学习东巴文化时,回答是否定的。大具乡的尹林森老人办的东巴文化学习班中,学生们都是农民,各自为农事、生计奔忙,授课的连续性难以保证。而且,一个奇怪的现象是农村中20多岁的年轻人不论男女,只有个别人在家中,其余都到城里打工。
        最容易接受新事物,学习能力最强的这些人大都流失到城里,而东巴文化的民间土壤,实际上是在农村,这不仅是历史沿革的原因,也是因为东巴文化的原生态保留在广大农村。东巴文化博物馆办学校,招收农村学员学习东巴文化,恐怕也是基于挽救东巴文化的考虑吧。然而,传承人没有了,继承人没有了,只有灯红酒绿中作秀的东巴和东巴文化产品,那么东巴文化离民间沃土也就愈来愈远了。
        3.走样的东巴文化
        起初,丽江政府把东巴文化引向世界舞台,是以它的神秘性作为特点,而忽视了它仍存在于公众的日常生产生活中这个事实,人为地把东巴文化提升到过高的位置,公众只有望洋兴叹。云南省社会科学研究院东巴文化研究所1999年出版了一套100册的《纳西东巴文化译注全集》,包装精美,但价格过于昂贵,一套就要卖五万元左右,实非个人所能承受。不知是否可以写套简写本,更平民化些,否则,把东巴文化越拔越高,后人要了解原汁原味的东巴文化也就会变得更加困难。丽江旅游业童话般的腾飞,使丽江文化人包括一些关注丽江的学者也变得愈来愈浮躁,他们搭乘“旅游快车”,抬着丽江的“旅游牌子”,制造出愈来愈多的“东巴文化方便面”。满街的东巴文化丛书排满了大小书架,可是内容的可读性值得商榷。很多以前从来不研究东巴文化的学者,在这个东巴文化热潮中,也踊跃加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木卡拉曾表示,目前中国在“世界遗产”保护方面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许多内行的专家没有对遗产进行管理和保护的权力,使得现在对“世界遗产”的利用更多地趋向于以实现经济效益为目标。从而导致政府对东巴文化的定位就更多地考虑其经济利益,造成东巴文化在发掘其深刻内涵上深度不够、广度不足,掩盖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了获得巨额商业利润,为了迎合游客的口味,促成了对东巴文化的表层利用,长此以往,将使民族文化变异、消亡。而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标志、民族的象征、民族的精神所在,民族文化的丧失,意味着民族精神的消亡,这个民族也将走向末日。
        二、文化的失衡引发自然生态问题
        每年将近300万的游客来回于丽江的各个景点,他们给丽江带来的无限商机,使大批外地人进入丽江古城租房开店,使原来的生活街区演变成了商贸旅游区。据不完全统计,在古城内的主要街道上有1600多家店铺客栈,其中70%以上是来自鹤庆、四川、广西、福建、湖南的外地人经营。据一份资料显示, 1996年以前,古城内原住居民有3万多人,而今仅有6000余人。古城原住民的大量外迁,大多数人认为是古城人为了经济利益而致,事实上,这只是部分原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在调查中发现,丽江古城原住民迁出古城的又一重要原因是他们在旅游发展中获益甚微,他们的生存环境并未因旅游发展而得到实质性改善。古城居民承担着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责任,必须遵守一切规定,不能享受现代化生活的便利。旅游虽然发展了,但古城居民的经济收入却没有增加,贫富悬殊较大。另外,古城在没有大量居民搬出之前,人口已是过分集中。一个不到300平米的院子里几代人同住、五六家亲戚同住的情况不是少数。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在新城区盖房建屋,也是情理中事。
        但人口置换确实带来了文化变迁,游客和商人带来的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产生了猛烈的冲击。纳西族传统的文化生态遭受到旅游业的严重破坏,为迎合旅游者的口味,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已不再是精明的商人的专利了,丽江本地人在金钱的诱惑下,逐步丢弃了崇尚自然,平和豁达的道德品质,丢弃了纳西族世代恪守的保持河水清洁的规矩,可以预见,一向包容开放,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纳西族,这一次大多数选择了钱。
        水是丽江古城的灵魂,它来自于玉龙雪山千年冰川的点滴融汇,流经每一户人家的门前,纳西人世世代代在里面淘米洗衣。在“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和通过理由中,“家家流水、户户垂杨”的水乡风貌,被认为是丽江区别于其他古建筑群的最重要标志之一。
        然而,游客的大量涌入,导致古城水环境的恶化,已是不争的事实。古城的河道很多隐在民居中,于是,那些没有公民道德的人,把饭馆、客栈、家庭的生活污水和垃圾直接倒入河中,直接结果是古城水质的迅速恶化。尽管来往的游人还惊异于“东方威尼斯”的绮丽风貌,可是对于古城居民来说,早已不复当年的清流了。
        三、东巴文化的保护和开发
        自从1981年成立了云南省社会科学研究院东巴文化研究所以来,东巴文化的保护工作大范围地开始着手,随着丽江旅游业的发展,东巴文化的开发又成为这个时代的主题。然而,不管保护还是开发,如何做到东巴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有效结合,使现代人广泛接受,才是重中之重。“以文化养文化,以文化护生态”即是我在此论文中的一点看法。 
        “以文化养文化”是基于以东巴文化作为品牌,把丽江推向世界,获得了巨额利润的情况下,为了东巴文化传承的延续性,保护这份纳西先民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而提出的。实质上“以文化养文化”是“以经济养文化”,也就是以经济支持为主要手段,解决东巴文化目前所出现的一些问题。“以文化护生态”则是针对现在丽江所存在的一些生态问题,提出以政府环保为主,以文化环保为辅的办法,挖掘出东巴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内容及其与现代社会环保殊途同归的文化实质,把东巴文化的开发推向更深层次。
        1.建立本土文化教育体制。丽江纳西族是较早并入国家教育体系的少数民族之一,但是到了近几年,才在某些小学尝试双语教学并把本土文化纳入国家学校教育体系。为了解决东巴文化后继乏人问题,尽快建立本土文化教育体制已成为当务之急,为此政府和很多当地学者作出了努力。
        东巴文化博物馆于1995年成立东巴文化学校,以短期培训与长期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办学,面向社会招生,重点培养老东巴的后代,将濒临绝迹的东巴文化抢救在活人身上,培养继承东巴文化的人才,并逐步将其办成世界性的东巴文化学习研究场所和国际东巴文化交流中心。文物机构办学校,这在国内博物馆尚属首创,目前,共200余人学习结业, 2002年共有两期80名东巴文化骨干在这里免费接受为期一个月的培训。学习班的成员来自农村,经济困难,学校还给予每个学员300元的补助,提供免费住宿。此外,李锡馆长还大胆提出在全县建立6个东巴文化原始生态保护区的设想,得到了县政府的批准,在保护区里,还开办了东巴文化传习院。黄丽娜是把东巴文化引向教育体制的拓荒者之一。她在昆明退休后,回到丽江老家,在家中办起东巴文化传习院,为回乡的丽江学者培养下一代提供了交流和教学场所。最让黄老师感到欣慰的是黄山小学东巴文化班的成功创办,黄山小学东巴文化班第一批学生1999年4月正式授课,这个班当时已是三年级,全班共有40个学生,男女各占一半,全部学生都是纳西族。聘请东巴文化研究所、东巴文化博物馆、县歌舞团等单位的老东巴和学者授课,每周四下午两节课,相关课程有东巴文、经书、舞蹈、民歌和东巴唱腔。经过三年的学习后,这个班的学生已掌握300多个东巴文、三四套东巴舞,在1999年国际东巴文化艺术节、2000年国际七星越野赛等重大活动中,他们作了精彩演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日本等许多国际友人到黄山小学考察,给予了高度评价和支持。2002年9月,这批学生顺利进入丽江八中初中一年级,继续学习东巴文化。至此,黄老师完成了把东巴文化并入国家教育体系的初步尝试。2002年9月,黄山小学第二批东巴文化班正式招生。
        在黄老师的积极争取下,旅美纳西族杨丹桂女士创建的全球保扬纳西文化学会决定每年捐助2万元人民币,在丽江地区中学创办一个东巴文化班。2002年9月正式开学,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教师由东巴文化博物馆委派,周一下午授课,教学的内容有唱腔、舞蹈、文字、历史、绘画,因班内有非纳西族学生,暂不教授经文,班内现有58名学生,计划两年半内完成东巴文化课程的教学,争取把这批学生培养成研究东巴文化的后备力量。去年9月,云南民族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在黄老师家开办了一个民族文化研究生班。2004年9月,丽江县人民政府斥资50万元人民币,作为在云南民族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开办纳西语与东巴文化本科班的第一期费用。由此,东巴文化教学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形成一套体系,但也面临很多问题,据黄老师介绍,黄山小学东巴班的教学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和国内外社会捐助,每学期要花费5000元人民币,主要用于教师工资的支付,课本购置等,到2003年2月,所剩教学资金只有5000元人民币,仅够上半年的费用,资金来源不足,正常的教学就无法展开。
        另外,虽然在各级政府和社会人士的支持下,东巴文化教学已开始进入教育体系,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套正规的教材,若要完成小学到大学课本的系统化,还需要几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实践和努力。此外,建立本土文化教育体系,依靠几个学者声援和社会捐助是不够的,所以政府每年应从旅游业的收入拨出一部分款项作为专项资助,为本土文化能早日纳入国家教育体系提供必要的资金,并支持和回馈民间传承东巴文化的非盈利性组织和个人。甚至可以借鉴北美国家的做法,给予生活在农村的民间传承人一定的生活补助,并为年轻人提供到民间学习的更多机会,把眼光投向更广阔的民间。
        还有些国外的专家提出在幼儿园开设东巴文课程的设想,是非常值得一试的。东巴文本身就是象形图画文字,易于书写和记忆,对于幼儿园的小孩再合适不过。这样,既可以锻炼他们学习纳西语,书写东巴文的能力,还可以进行绘画的启蒙教育,岂不是一举两得。
        2.设立东巴文化质量监督机构。这个机构的设立旨在全面提高市场上东巴文化产品的质量,把伪东巴文化产品清除出市场。质量监督机构必须由政府相关人员和东巴文化专家组成,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的方式,对出售东巴文化产品的企业和个人进行检查,辨别其真伪和产品质量的优劣。以后,只要出售东巴文化产品的店主都必须到培训班去培训,培训期满,由文化部门颁发结业证。经营过程中,只要发现有欺诈消费者的行为,就吊销营业执照。
        3.建立一个民族文化生态示范点。第一,成立一个专家组,经过学术论证,选取东巴文化原生态保留完好,民间仍有大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民风民俗,生态环境保护较好的一个乡镇作为示范点;第二,争取把这个示范点列入国家级、省级关于传统文化与生态保护的研究基地,甚至可以像贵州的梭嘎一样引进国外资助,共同协办一个生态博物馆;第三,广泛征集专家意见,结合当地情况,开办东巴文化学习班,主要以弘扬东巴文化中的生态观,提高当地民众的生态意识,更好地协助国家退耕还林还牧还草,天然林保护等工作的开展;第四,在示范点的示范作用下,再把范围扩大,推广到其他乡镇,使之形成文化和生态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林耀华.民族学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1997.
    [2]周鸿.人类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3]杨桂芳.丽江绿色文化[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2.
    [4]文化人类学调查[M]•汪宁生论著萃编(上)•文化人类学论集[C].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 2001.
    [5]彭岚嘉•西部文化生态保护与文化资源开发的关系[J].新华文摘,2002(1). 
     

  • 博物馆概况 | 常设展览 | 市博收藏 | 本馆资讯 | 文博集萃 | 访问[49967660]人次
  • Copyright(c)2009-2016:Kmmusenm.com 2016 昆明市博物馆   地 址:云南省昆明市拓东路93号
  • 滇公网安备:53011102000142号  备案:滇ICP备09004979号-1  云南网警 网络报警
  •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