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其他资讯
  • 探讨博物馆讲解词之创作
  • 作者:研究部  发布时间:2018-4-2  已被阅读:10346次
  • 来源:中国文物报    时间:2018-01-08     作者:周祥猷

        电视纪录片指纪录型的电视专题报道类节目,其解说词是灵魂和核心。同样,博物馆的讲解词,也是博物馆社会教育的灵魂和核心。一篇好的讲解词能启发观众,产生共鸣,从而让观众具有更好的参观和游览体验。那么,如何才能创作出一篇令人称道的博物馆讲解词佳作呢?笔者觉得,我们应当像电视纪录片解说词那样进行创作。
     
    创作方向要明确
        讲解词的创作,首先要思考和选准合适的创作方向,这是进行创作的基础和前提,是讲解词创作的重中之重。中央电视台电视纪录片《牡丹》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该片一开始创作时在选择使用中国文化符号还是西方文化符号时,有些踌躇,方向不明。但后来经过重新对解说词创作方向的审视和整合,逐渐明确了“透过牡丹这一单一的文化现象看中国文化的整体面貌,由花观人,观历史,观现在,观未来,打造大众的消费品,饱满生动形象的文艺片”这一创作方向。
        博物馆讲解词的创作也必须明确创作方向,用方向来引领整个讲解词创作的走向和趋势。这里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大力推行“因人施讲”。博物馆讲解词的创作方向,应该由受众或是服务对象来决定。受众是机关事业单位抑或军队、企业;是年过花甲的老人、在校大学生还是中小学生;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的游览观众,这些因素,决定了创作什么样的讲解词。突出讲解词创作的个性,才能更好地实现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另外,博物馆讲解词的创作,必须要明确讲解词的中心思想,抓住文眼和灵魂,所有文字的描述必须围绕这个中心来写,所有事件的延展不能超过这个中心约束的范围,这也是讲解词创作方向上很重要的一点,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创作层次要清晰
        《牡丹》解说逻辑层次严谨、清晰。第一集讲每个中国人的一生都会和牡丹有邂逅和交集,牡丹因而成为“国民之花”。第二集是利用今天的人和事的线索,进行逻辑推理,推断过去的历史,和观众一起探密。第三集探讨牡丹如何从市井走向文化,讲述着人与花、人与人爱恨情仇的传奇故事。第四集探讨的是牡丹文化何去何从的问题,将牡丹上升到文化符号这个精神层面。
        同上,博物馆讲解词的创作也应当有鲜明的逻辑关系和层层递进的逻辑结构,步步提升,不断升华,让观众在了解历史片段或是文物故事本身之外,还能深刻地体会到其背后隐藏的文化符号或历史精神。通过聆听讲解词,引起共鸣,得到启迪,受到美学、历史学、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熏陶和教育。例如,专题性纪念性博物馆的讲解词创作,就应当从革命先烈、英雄人物的故事讲起,以故事引出人物,从对人物故事的叙述上,提炼出其高贵的精神意志品质,实现精神的升华,引发观众的共鸣,让观众由衷地钦佩,从而达到社会教育的目的。而不能只是简单阐述或是说教,毫无创作层次和逻辑结构。又如综合性博物馆的讲解词创作,则可以以一件文物引起,由物及人,由人及历史,由历史而到文化,从而实现逻辑结构的完整,打造丰富的创作层次,才能更好地引起观众对历史、对文化的向往和兴趣,引起观众的共鸣。
     
    故事性要足
        央视纪录片《台北故宫》第一集中的解说词描述到:“1948年12月21日,在南京下关码头上,静静地躺着700多个神秘的箱子,它们正在静静地等着离开这个港口”,“不久,国民党海军中鼎号运输舰悄然行驶进码头,执行一项极为神秘的任务”。该集的解说词处处设置悬念,给观众设置了一个神秘的场景,吊足了观众的胃口,故事性极强。
        如何将博物馆讲解词创作得妙趣横生、吸引眼球、引人入胜,既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技术,这就需要在讲解词创作的故事性上下足功夫。博物馆讲解词的创作,要深挖文物背后的故事,以事带人。同时,可以适当地增加如何征集文物的故事片段,以增加讲解词的真实性和趣味性,更好地打动观众,留住观众。另外,要善于运用创作技巧,巧妙设置悬念,使用插叙、倒叙等方式,吸引观众,以达到教育和启迪的目的。
     
    启发性要强
        央视纪录片《布衣中国》具有极强的历史和现实启发性。服装,这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在历史上,曾经有着贵族和平民着装之分;在特殊的年代,又是一个时代流行的风向标,具有极为明显的历史烙印。同时,服装又有极强的现实启发性,它不但是一个简单的衣服,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标志和符号,衣袂飘香,衣被天下,更多的时候,体现地是一种文化信仰和文化坚守,是温暖的、浓浓的家国情怀,有着特殊的含义。
        同理,博物馆讲解词的创作,也应特别注重启发性这一点。一方面,明确地展示出文物、精神传递出来的历史文化信息,表现历史之美、精神之崇高、幸福生活之来之不易,深刻地诠释历史;另一方面,讲解词的创作必须具有现实启发性。与时俱进,立足当代,深挖文物的精神和现实意义,将物化的东西提升到历史与现实、古代与当代以及理想信念的现实启发性上来,体现文化自信,更好地发挥文化的作用。
        像电视纪录片解说词那样创作博物馆讲解词,掌握规律,明晰趋势,才能更好地推动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的发展和进步。
  • 博物馆概况 | 常设展览 | 市博收藏 | 本馆资讯 | 文博集萃 | 访问[49589758]人次
  • Copyright(c)2009-2016:Kmmusenm.com 2016 昆明市博物馆   地 址:云南省昆明市拓东路93号
  • 滇公网安备:53011102000142号  备案:滇ICP备09004979号-1  云南网警 网络报警
  •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