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学术园地
  • 转《潼南大佛本体保护修复工程》
  • 作者:保管部 科技保护部  发布时间:2013-11-3  已被阅读:11543次
  • 来源:中国文物报(2013年11月1日8版)
     
        大佛寺位于重庆市潼南县城西北的定明山北麓,涪江南岸。大佛寺始建于唐咸通三年,旧名“南禅寺”,北宋治平年间赐额“定明院”,因寺内有摩岩饰金大佛——潼南大佛而得名“大佛寺”,迄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大佛寺保存了自隋至清众多有明确纪年的儒、释、道三教126龛、928尊造像,其中隋开皇、大业天尊像是重庆地区最早的宗教造像,也是我国早期道家造像之一,尤其以潼南大佛最为引人注目,是大佛寺主要景观。大佛寺名胜众多,有我国最早使用全琉璃顶的古建筑“大像阁”、我国古代四大回音建筑之一的“石磴琴声”、全国最大的顶天“佛”字、罕见的天然回音壁“海潮音”等十八胜景;文化底蕴深厚,有历史名人、墨客的题记、碑刻、楹联100余处,为研究我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水文、书法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实物资料。
       大佛为摩崖凿造释迦牟尼佛坐像,高18.43米、肩宽8.35米,肃穆端坐、神态自若,通体饰金,巍峨壮观。于唐代凿就佛首,北宋继凿佛身,造像比例匀称,风格统一,雕琢细腻,工艺精湛,精美绝伦,栩栩如生。大佛头部内髻低平,饰螺发,面部圆润,表情恬静,双目炯炯有神,嘴角脉脉含笑,神态慈祥和蔼。大佛身着金色袈裟端坐,左手搭膝,右手平放于腹前,泰然自若,给人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之感。整个造像雕琢精细,是西南地区唐宋时期佛教造像的代表之一,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与科学艺术价值。
      南宋天德年间(1152年)完成首次佛像饰金,其后经历清嘉庆七年(1802年),清同治九年(1870年)、民国十年(1921年)三次重装金身。由于年代久远,长期以来受自然环境因素及人为因素的影响,潼南大佛出现了金箔脱落、分层开裂卷曲、起翘、裂隙;彩绘层颜料脱落、表面附着物、水渍、生物和岩体风化等多种病害,病害程度严重。近年来潼南地区空气污染及酸性降雨的加剧,加之大量游人和香客长期在殿堂内供奉香火,燃烧蜡纸等物质,病害进一步加深。
      潼南大佛维修保护工程是重庆地区继大足千手观音石刻保护的又一重大石刻文物保护项目,各级政府和文物部门高度重视。
       2009年7月,潼南大佛景区管委会委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和广州市白云文物保护工程有限公司承担潼南大佛前期研究及保护修复方案的设计工作,于2010年1月编制了《重庆潼南大佛保护修复方案》。
       2010年4月,国家文物局以正式批准《重庆潼南大佛保护修复方案》,标志着对潼南金大佛实施保护修复工程的开始。
        2010年9月,潼南大佛景区管理委员会委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承担潼南大佛本体保护工程。同月技术人员进驻现场开展施工前的现场调查工作;11月,针对调查发现的新情况完成《潼南大佛本体保护修复工程现状评估及对策》,对方案进行了部分修订并通过专家论证;2011年3月,完成了大佛发髻的保护修复;7月,完成大佛胎体岩石加固和地仗层的灌浆与原位回帖;12月,按照传统工艺完成大佛面部的髹漆贴金;2012年5月完成整体保护修复工作;2012年11月通过专家验收,并向公众开放。
        2013年6月,潼南大佛维修保护工程被评为2012年度全国十佳文物维修工程。
        1. 潼南大佛的主要病害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与广州白云文物保护工程有限公司会同国内外顶尖文物保护力量及相关学科专家从2009年9月开始对潼南大佛的本体及周边环境进行调查,同年12月底完成了地质环境调查、岩体及装饰材料成分分析、工艺分析、病害分类及详细记录、三维形貌信息留取。
      经过审慎的调查、科学的分析,表明潼南大佛主体部分的胎体为整体开凿的摩崖石刻,发髻部分为组件装配,包括唐代的石质发髻和后来制作的泥塑发髻。表面妆銮工艺分为贴金及彩绘两类,整体以贴金为主,局部饰以彩绘,检测结果为:胎体基岩为红色细粒长英质砂岩,地仗底灰层为碳酸钙,地仗找平层为石膏,金箔下髹漆层为大漆桐油、漆灰和朱砂的混合物,金箔层为金,彩绘层所用的颜料主要为天然矿物颜料。
       工作组对潼南大佛各种材质的病害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和记录,并绘制了完整的病害图。经统计,大佛的主要病害包括:基岩表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风化,局部空鼓、层状脱落;金箔漆膜符合层存在严重的分层起翘,表层与下层之间灰尘富集,泡状起甲存在于各层金箔漆膜复合层;在揭取表层金箔后大面积呈现金箔脱落的状态;大佛头顶发髻部分缺失,泥质发髻存在脱落、移位、残缺等病害;大佛表面整体覆盖尘垢,部分尘垢与漆膜层表面脱落的金颗粒混合。
        2. 反复论证 多次调整设计
        最大限度保留原真性
      本次潼南大佛的修复,从岩体加固及修复、大漆层和金箔层的修复、到发髻、彩绘层的修复,都大量参照并借鉴了大佛修造所使用的传统制作工艺,既是一次对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修复,也是一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
      在修复方案的编制与设计上,项目组面临不少困难,如:发髻顶部缺失,是否复原?复原形制、工艺、材料如何确定?地仗层大面积开裂、缺失,修复难度大,在表层大面积开裂处可见胎体岩石风化严重,风化层较厚,而金箔分层开裂卷曲、起翘病害、金颗粒脱落严重,病害面积大(占总面积70%以上)。为了切实解决问题,项目组赴现场对潼南大佛展开了对表面污染的初步清理、对病害的深入调查和前期修复实验,内容包括岩体加固、金箔漆膜复合层回贴、表面清洗。随着除尘现场实验的深入,逐渐对病害状况,尤其是漆膜、金箔层的病害有了新的认识。
      在初期调查中由于灯光、积尘的影响,大部分隐伏的泡状起甲未被发现。在若干小范围局部试验过程中,在去除泡状起甲后,会发现复合层已与胎体或下层金箔分离,层间尘土富集,且下层金箔上泡状起甲也较多。实验证明,直接回贴无法消除深层病害造成的隐患,回贴后外观效果亦不理想,金颗粒损失、表面胶液富集。
        经过表面干性除尘和清洗后,可见尘土覆盖部位金箔已大面积脱落,这一结果大大超过前期调查设计以及初到现场时对表面金箔保存现状的认识。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表层金箔长期暴露在外,受到漆膜老化和水分的影响,已经粉化为金颗粒,并失去了与漆膜之间的黏合力。一部分金颗粒已经脱落,在表面积尘将漆膜遮盖的情况下,无法直接观察到这一病害状况,而除尘之后,漆膜再度直接暴露。还有一部分金颗粒尽管尚未脱落,但与积尘混合,直接清洗势必脱落殆尽,而预加固后尘垢无法与金颗粒有效分离,清洗后仍呈现漆膜暴露的状况。金箔层的病害状况较初期调查所预计的程度严重得多,采用现有技术,修复后可留存的表层原始金箔面积将无法满足留存文物外观视觉效果的需求。这一认识迫使工作组对初期方案进行了调整与再次论证。
      针对层出不穷的新情况,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多次邀请各级文物管理部门和不同领域的专家现场调研,向他们咨询,研讨解决方案,力争达到对技术与工艺统一性的严格控制。在不断的实验与实践进程中,项目组于2010年11月审慎地完成了《潼南大佛本体保护修复工程现状评估及对策》,经专家论证形成了切合实际、可操作的保护修复指导意见。例如,在发髻修复上,项目组在对川渝地区同类形制发髻调研及对现有发髻材料的检测分析结果基础上进行确定复原形制、工艺、材料;而发髻经过不同时期修复,对现存的石质发髻、泥质发髻需区分不同保存状况采取不同工艺进行修复。在地仗层与金箔的修复上,项目组确定了以加层法的方式进行修复,这一修复方式不仅能满足留存文物外观视觉效果的需求,同时也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历史文物的原真性。
        3. 修复施工 深度发掘传统工艺
        自2010年9月,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技术人员进驻现场启动保护修复工作。本次修复工程同时也是对传统工艺的深度挖掘和充分运用,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传统泥塑法修复发髻。大佛发髻共计196个,其中清洗加固完整发髻56个,修复残损发髻114个,补充缺失发髻26个。为使大佛发髻的修复趋同于历史原型,发髻的制作修复完全采用油灰补塑成型的传统工艺进行,即根据缺失部位周围留存的发髻形状及方向,就近取用加入稻草的当地粗泥,制作出发髻初样,安放于缺失部位,由专家们现场调整、定位,并完全认可之后,经拍照、制图,再用细泥翻模塑型。待发髻完全干透,全部翻模做好,再按原定位置及高度进行安装,最大限度地保持艺术造型的视觉美感效果。
        2. 传统大漆地仗的运用。鉴于大漆具有防腐蚀、耐强酸、耐强碱、防潮绝缘、耐高温、耐土抗性等特性。为达到预期修复效果,大佛地仗继采用传统手法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方法按原貌塑形后,严格沿用大漆地仗的传统工艺进行修复找平,即将胎体打磨平整后,按一定比例配制大漆地仗,施以地仗后对其表面找平。再进行髹漆,每遍髹漆都要等待大漆完全干燥之后方可打磨,再次髹漆,如此反复数遍,以此增加它的光洁度和平整性。
        3. 传统髹漆贴金工艺的运用。据统计,大佛贴金面积约280平方米,使用金箔30余万张。鉴于能从大佛本体揭取,并可重复使用的旧金箔数量非常稀少,因此,除对保存相对完好的双耳部分地方采用旧金箔回贴修复以外,其余部位全部采用传统髹漆方式贴新金箔进行修复。金脚漆的基础成分为生漆、漆灰、桐油和银朱,视当时的气候条件适当调整配方比例,控制干燥速度及黏合力,确保了贴金的质量和效果。
        潼南大佛本体保护工程的完成使用土漆300公斤、金箔30余万张、桐油90公斤,银朱3.6公斤、白石灰150公斤、青灰2000公斤、麻筋25公斤、棉花3公斤、硅丙160公斤、水硬性石灰800公斤、水性环氧460公斤、黄泥1500公斤,乙醇、丙酮等化学试剂近千公斤,现场环境监测与检测分析仪器投入使用20余次,人员投入共计245人月。
       潼南大佛第五次维修保护过程科学严谨,研究与分析贯穿始终,不仅注重现代材料与现代技术的应用,更注重传统材料和多种传统工艺技术的运用,不仅是对国家重点文物的最大保护,更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传承与发展,也必将对研究其他石刻造像及修复其他国家重点文物特别是南方石质文物保护修复提供借鉴作用。
        4. 统筹管理 建立质量保障体系
       2010年9月修复工程启动以来,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偕同北京建筑工程学院西安慧雅轩艺术品修复工作室、潼南县文物保护管理所、宜兴金陵文物保护研究所等国内数家单位,开展了多学科联合、深入细致的研究和本体保护修复工作。工程正式实施后,管理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密切配合、科学组织、精心施工、高标准、严要求,确保施工工艺和质量满足要求。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根据潼南大佛本体保护修复工程的特殊性,建立了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在保护现场成立了现场管理小组、技术组、材料组、消防安全组、后勤保障组、现场资料收集组,明确各管理成员任务、责任,以便更好地对现场进行协调、管理。在修复过程中结合景区现场代表、监理方的检验和监督,强调与景区现场代表、监理方、设计方密切合作和沟通,同时加强安全管理,提高修复人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实现了连续施工安全无事故记录。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负责工程的监理,常驻现场的监理牢记“安全重于泰山,质量高于一切”的服务宗旨,认真、细致做好质量、进度、信息与合同的控制和管理工作。以事前指导、事中检查、事后验收为主要工作方法,全面开展监理工作,同时鼓励和帮助管理单位推行全面质量管理。
       作为管理单位,潼南大佛景区管理委员会积极协调各方,为施工单位提供优质后勤保障等。正因为如此,潼南大佛第五次维修保护修复工作得以圆满完成,上级领导、社会各界人士对此次修复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潼南大佛本体保护修复工程实施后,最大限度地恢复了千百年来潼南大佛在老百姓心目中根深蒂固而备受崇敬的美好形象,在使潼南大佛文物本体得到更好保护的同时,其美誉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慕名前往参观金大佛的人络绎不绝, 2013年前三季度,累计接待游客近70万人次,在菜花节期间,接待旅行社就高达280个,一改往日景区冷落局面,有效活跃了当地文化和旅游业。如今,潼南大佛景区旅游已成为潼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建设单位:重庆•潼南大佛寺景区管理委员会
        设计单位: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施工单位: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监理单位: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
  • 博物馆概况 | 常设展览 | 市博收藏 | 本馆资讯 | 文博集萃 | 访问[49997499]人次
  • Copyright(c)2009-2016:Kmmusenm.com 2016 昆明市博物馆   地 址:云南省昆明市拓东路93号
  • 滇公网安备:53011102000142号  备案:滇ICP备09004979号-1  云南网警 网络报警
  • 关注官方微信